近日,在廣州日報的官方微博中,有這樣一條新聞:
新版的《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(guī)范》(2018版)經(jīng)過專家修改,即將公布,而“廣州英語標識糾錯”微信小程序都正式上線,市民可通過該小程序拍照上傳錯誤的英語標識并發(fā)送個人譯寫建議。
廣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,重視廣州市公共標識的英文譯法,既是情理之中,也是惠國惠民。官方想要優(yōu)化現(xiàn)有的英文譯法規(guī)范,以及要市民積極糾正生活中見到的錯誤英文標識,我是十分贊成的。
因為對于廣州街頭的英文譯名,我早就有話想說了!
如果Oi Kwan Hotel
變成Aiqun Hotel,
我們會失去什么?
關于廣州的地名翻譯,總會有一個爭議,原來的舊譯名是否淘汰,換成統(tǒng)一標準化普通話拼音譯名?
兩千年以來,廣州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,也是最早接觸外來文化的地方之一,現(xiàn)時廣州依然有不少老字號老品牌、歷史地點保留傳統(tǒng)譯名(其中包括英文譯名、粵拼譯名)。
如今是商業(yè)社會,時時講求效率,統(tǒng)一而標準化的英文譯名提高效率,但不可否認,傳統(tǒng)譯名代表廣州的發(fā)展歷史,是一項無價的文化資產(chǎn),有其存在意義:
首先,傳統(tǒng)譯名激發(fā)大家探尋歷史典故的興趣,比如六二三路如今的譯名是“Liuersan Lu”,但了解過廣州歷史的人都知道,六二三路原名是“六月二三路”,是為了紀念1925年的“沙基慘案”。
▲當年,廣州香港兩地工人為聲援上海工人發(fā)動省港大罷工,舉行反帝國主義游行。當游行隊伍經(jīng)過沙面租界對岸的沙基時,外國士兵突然向游行隊伍掃射,傷亡慘重。
所以,“六二三路”更準確的譯名應該是“June 23rd Road”,表示這條路是為了紀念歷史上的某個日子,令人想探究其歷史背景。
但如果單單以普通話拼音來翻譯為“Liuersan”,很多人可能只會覺得這是一個編號或者一條巴士路線,外國人就更加不明所以。
其次,傳統(tǒng)譯名就是一段故事、一段回憶。
比如愛群大酒店與大同酒家,現(xiàn)在依然使用傳統(tǒng)的粵式郵政式拼音“Oi Kwan Hotel”與“Tai Tung Restaurant”(中途曾經(jīng)有改過拼音譯名,后來也都改回),前者是曾經(jīng)的廣州第一高樓、現(xiàn)代化標志性酒店、重要的政治外交場所,后者是一代廣式老茶樓、接待過無數(shù)貴賓的「中華老字號」。
▲圖片來自廣州日報微博
它們均陪伴廣州人成長數(shù)十載,這些譯名同樣帶有當時的時代文化特征,已經(jīng)成為具有象征意義的標志,如果改成拼音譯名,恐怕大多數(shù)廣州人見到都會少了親切感。
所以,傳承保留它們,并非是守舊落后,反而是幫廣州打造獨特的城市形象,彰顯我們的文化自信。
Tiyu Xilu、
Zhongshan Dadao Xi
你確定外國人真的看得懂?
1999年我國頒布了《地名標志牌城鄉(xiāng)標準》,需要按照1958年頒布的《漢語拼音方案》來翻譯,所以我們現(xiàn)在看到的路標很多都是拼音來的。
無可厚非,中國地名、路名的英語譯名使用漢語拼音的方式有其意義。因為大多數(shù)中國城市自己都沒有專門的英文譯名,何況它們的道路、景點。
但事實上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能從城鄉(xiāng)標志牌的翻譯水平能看出一個地方的國際化程度,而廣州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,市民卻可以看到某些詞不達意的翻譯也讓人摸不著頭腦。
走在廣州街頭,不少廣州人都有這個疑惑:明明步行時看到路牌寫著“某某Lu”、“某某Dadao”;但是在行車時,卻看到指示牌寫著“某某 Road”,路牌和道路指示牌并不統(tǒng)一。
▲LIU’ERSAN LU
▲Wanhuan Rd. W.
除此之外,因為全國各地的地名翻譯都存在著專有詞匯不明,翻譯標準不一等等的問題。導致了一個地方出現(xiàn)很多個英文的譯名,這里就要說一說曾經(jīng)擁有三個英文翻譯的陳家祠了,它們分別是:
博物館方面用
“Chen Clan Ancestral Hall”
地鐵和巴士站名用
“Chen Clan Academy”
交通指示牌用
“Ancestral Temple of the Chen Family”
不過好在,從2008年起,景區(qū)內已逐步將陳家祠的英文翻譯統(tǒng)一為“Chen’s Lineage Hall”,其后再于2014年改為“Chen Clan Ancestral Hall”。
再例如珠江新城,翻譯成“Zhujiang New Town”。如果按《國家通用文字法》的規(guī)定,應該寫成“Zhujiang Xincheng”更為恰當。但對于地名來說,它對某地方的代表性意義,大于其文字字面表達的原意。
地名翻譯究竟用哪種方法,社會各界一直存有爭論,也就導致了各種譯法并存的現(xiàn)狀。目前可以總結到的地名翻譯大致可以歸納為:
一是直接用漢語拼音來翻譯;
二是將專名部分作音譯處理,通名部分作意譯處理;
三是徹底的意譯法。
因此,這可能也是導致了目前翻譯混亂的可能之一。
英文翻譯的標識,應該是便于外國友人了解當?shù)匚幕耐緩街?,而目前各地的地名翻譯中卻存在著翻譯標準不夠統(tǒng)一,專有詞匯劃分不明等問題,有些地名翻譯莫名其妙,也給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造成困惑,帶來不便。
Canton 與 Guangzhou
為什么不能并存?
廣州日報的微博文章中引用外交部外語專家、前中國駐瑞典大使陳明明的表述:
▲圖片來自廣州日報官方微博
到底是Guangzhou還是Canton?首先需要弄清楚的,必然是這兩種譯名的來源。
Canton在歷史上廣為人知,當時廣州作為清朝時期唯一的海外通商口岸,作為廣東省的政治經(jīng)濟文化中心,“Canton”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,一直都是廣州的代名詞。
在1957年春季的廣交會,也是使用“Canton Fair”作為廣交會的翻譯。在此之上更衍生出Cantonese(粵語)、Cantonese cuisine(粵菜)等英文表達。
但事實上,“Canton”的概念對外國人來說較為模糊,因為那時候在外國人眼中,這個詞不僅僅是廣州這個城市,更是指他們活動的區(qū)域,甚至乎指代廣東。
1957年《漢語拼音方案》出臺后,廣州的對外正式用名被改為“Guangzhou”,使用至今。
“Canton”有濃厚的歷史底蘊,是廣州國際形象難以衡量的城市資產(chǎn),打造國際化大都市,借助“Canton”一詞足以事半功倍,對于外國友人來說,這個詞更加熟悉,不過,Canton定義也有些模糊不清,存在一定爭議。
而“Guangzhou”,也用了幾十年,早已經(jīng)深入人心。更因為亞運會后被更多的外國友人認識,而因為廣州飛速的發(fā)展,現(xiàn)代化、人性化、國際化也已經(jīng)成為廣州新的名片。
▲圖片來自維基百科
這兩個名字對于廣州人來說都很重要,為何不能兩者并存呢?
越南的胡志明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越南的胡志明市還有另一個名字——西貢市,而這個名字也更為市民們推崇。
胡志明市的國際機場新山一國際機場的IATA代碼仍為南越時期西貢的英文縮寫SGN,甚至乎市內的西貢河、西貢港、西貢車站亦仍沿用西貢之舊名。
最后
粵港澳大灣區(qū)已經(jīng)建成,在這個以三大國際文化交融的聚集地,粵港澳三地的三大國際文化交融,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外國友人往來貿(mào)易游玩,為了將新時代嶺南文化帶向世界并影響世界,所以使用正確的指示標識已經(jīng)勢在必行。
地名是歷史的產(chǎn)物,代表一個地方的文化。地名的翻譯既象征國家領土主權的,促進一個地區(qū)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、文化交流,又是日常生活的向導,社會交往的媒介。
《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(guī)范》一直在完善,2018版亦即將于本月19日正式發(fā)布,希望新版的《英文譯法規(guī)范》可以更加盡善盡美,符合國際化、人性化。
希望“Qinglü Lu”(情侶路)這樣簡單粗暴的翻譯真的能改善一下,因為外國人真的看不懂“lü”??!
▲圖片截取自《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(guī)范》(2014版),想問問有多少外國人看到這個“l(fā)v”或“l(fā)ü”會以為是LV呢?
各位自己友
你們覺得永慶坊的英文應該怎么講呢?
你們平時還會發(fā)現(xiàn)哪些奇怪
或者看不懂的路標指示?
快點留言和我們分享吧!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