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重視校園霸凌問題,別讓青春蒙上霧霾

這兩天,一條據指是芳村某中學校園欺凌事件的視頻傳出。視頻中,一個戴眼鏡的男生強行坐到一個女生后面,做出猥瑣的動作。

身旁的幾名男生無恥地拍手叫好,并說出不堪入耳的粗言穢語,慫恿該眼鏡男生做出出格的行為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看到女生無力反抗而聲大哭的場面,不少網友覺得又心疼又憤怒,紛紛要求嚴懲涉事者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“廣州荔灣發(fā)布”在10月24日發(fā)布了一則通報,表示教育局將聯(lián)同公安機關部門開展調查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本次事件情況通報

然而,目前網絡上相關視頻大多都被“404”,微博上相關話題的熱度不升反降。有網友猜測相關內容可能因涉及《未成年人保護條例》而被禁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微博話題熱度

這起事件又一次刺痛了公眾敏感的神經,再次引發(fā)了大家對校園霸凌的關注和討論……

01

校園霸凌究竟有多普遍?

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首次定義“學生欺凌”,指發(fā)生在學生之間,一方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、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、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行為。

校園暴力類型包括身體暴力、心理暴力、性暴力、以及欺凌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根據聯(lián)合國發(fā)布的《校園暴力與欺凌全球現(xiàn)狀報告》估算,每年大約有 2.46 億兒童與青少年經歷著某種形式的校園暴力。

而在中國,2015 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了十個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學生,32.5% 的中小學生表示“偶爾會被欺負”,6.1% 的中小學生表示“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”

由此可見,校園霸凌問題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普遍存在的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這類惡劣舉動為何在少年群體中頻頻出現(xiàn)呢?

據專家分析,校園霸凌多發(fā)生在初中階段,13-15歲青少年的第二性征開始發(fā)生變化,生理的變化帶來心理的躁動,在叛逆心理與對“性”的好奇下,容易出現(xiàn)霸凌行為。而此次事件的施害者正是幾名初二男生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還有網友分析,這個視頻的“主犯”曾出現(xiàn)過不情愿的表情,但在其他伙伴的起哄和挑撥下依然做出了不雅行為。

對于青春期的少年來說,比起順從父母的管教,博得同齡人的關注是他們更加渴望的,以此獲得所謂的“成就感”。同時在從眾心理的加持下,霸凌越演越烈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在施暴者眼中,校園霸凌也許是“鬧著玩兒”,但對于受害者來說,校園霸凌帶來的負面影響極其深遠。

校園霸凌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受害者缺勤、回避學?;顒樱绊懙角嗌倌暾5膶W習生活。

更令人心疼的是,校園霸凌傷害著青少年的身體、心理和情緒健康。有學者認為個體遭受霸凌后會產生恐慌社交焦慮、抑郁、孤獨和低自尊,受欺凌的個體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,存在感和自我價值感降低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今年3月,北京一名16歲男生在校內遭到8位同學言語侮辱、肢體侵犯,甚至教唆自殺,最后患上了重度抑郁癥

在知乎“小時候校園被霸凌過的人現(xiàn)在怎么樣了”的提問帖中,受害者們是這樣回答的:

“每次做噩夢,最少要兩個星期的失眠來慢慢緩解,夢里的事情就好像是昨天發(fā)生的歷歷在目。太痛苦了。”“抑郁癥,心理扭曲。不想交朋友,也沒朋友,不相信別人?!?strong style="box-sizing: border-box;">不少受害者在漫長的日子里不斷被校園霸凌的陰影所纏繞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2006年聯(lián)合國暴力侵犯兒童問題報告還分析道,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施害者,卷入校園欺凌可能預兆著未來出現(xiàn)反社會或犯罪行為,對于社會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
02

沒有性教育不等于不會有性啟蒙

我們常說“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,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”。在校園霸凌事件中,家長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一方面,部分忙于工作的父母缺乏對青少年的關愛,更是缺乏與兒女平等交流的能力。

很多家長在面對校園霸凌時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處理,認為孩子間的嬉笑打鬧是正常之事,只要沒有過激的舉動或者身體上的皮肉之傷,大都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
知乎“在學校遭受校園暴力父母不理解怎么辦?”討論帖中,就有網友講述了自己與父母溝通過程中的阻礙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另一方面,注重考試分數(shù)卻忽略個人成長的教育方式也值得反思。對于青少年來說,需要學習的遠不止課本上的知識,性教育也是重中之重。

目前,國內家庭性教育缺失的現(xiàn)象尤為普遍。大多數(shù)父母對“性”持避而不談的態(tài)度,同時父母性教育的知識儲備不足,使得家庭性教育難以順利開展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在日本,家長們并不會談“性”色變,而是將性教育真正做到“從娃娃抓起”。父母會買專門用于性啟蒙的書籍給孩子,內容涉及避孕、流產、性病、艾滋和倫理道德方面。

反觀國內,杭州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曾吐槽《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》尺度太大,最終學校決定撤回書本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相關性教育讀本

與此同時,據調查我國家長自身的性知識絕大部分是靠自學,49 . 07%的父母認為自己的性知識掌握程度一般。

而我國性教育缺乏的現(xiàn)狀近幾十年來一直如此,現(xiàn)階段為人父母的中堅力量也是性教育缺乏的“受害者”。如此一來,父母又怎能在家庭中做好性知識的傳授者呢?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然而,青少年的成長中缺乏性教育卻不等于沒有性啟蒙。

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互聯(lián)網上的“黃色廢料”。當性知識的獲取渠道不規(guī)范,我們難以估量未形成完整價值觀的青少年,憑借著黃色網頁上的夸張內容,會對“性”產生什么樣的認知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作為生命教育的一塊重要的拼圖,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。當少年知道自己從何處來,認清自我和異性的差別,才能更好地學會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。

03

學校教育不應只關注考試成績

除了家長,學校在校園霸凌事件中同樣責無旁貸。

首先,在我國教學體系中,性教育課程一般退居于應試課程之后,甚至有的學校在性教育上是一片空白。

其次,校方對霸凌事件處理不當,一定程度上成為了“惡之花”的助長者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在輿論嘩然之下,保護受害學生和未成年人自然是正確的,卻不能作為學校逃避、掩蓋事件的借口。

學??梢圆还_施害者者和受害者的信息,但必須嚴肅并公開透明地處理,該退學就退學,該法辦就法辦。

否則,“以愛為名”的保護更容易讓實施者有恃無恐,還會讓校園彌漫著恐懼和不安的氛圍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2021年8月,在云南省某學校內,一名女孩遭多人圍毆,后續(xù)處理結果被詳細公布,16名參與者均受到懲處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校園霸凌事件的處理公告

同時,有關部門還安排了心理專家對受害進行心理疏導。這樣的后續(xù),被網友贊為近年來校園暴力案中處理最專業(yè)的一次。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事件中不少網友把矛頭指向了老師,質疑老師平時是否對學生進行足夠的品德教育,以及在事情發(fā)生時又為何沒有及時出現(xiàn)保護學生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網友評論

不過,在談及品德教育時,廣州不少老師都大吐苦水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師表示,他們本來的教學任務就已經非常繁重,平時還要接受上級各部門的指令,組織學生進行這個表演、參加那個研學。

而在前年疫情之后,老師更是承擔了不少社區(qū)防疫的工作,每天檢查學生健康碼,督促學生甚至學生家長接種疫苗,甚至還承擔了居委會的職能,統(tǒng)計家長有沒有注冊粵居碼?有沒有安裝反詐騙APP?了解學生家里電動車有多少電動車……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這些任務,無疑大大擠占了教師們在教學以及學生溝通上的時間和精力。

“以前,我們是會定期對所有學生都進行家訪,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,但近幾年都已經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做到了?!币晃焕蠋熣f。

04

別讓校園暴力成為青春的傷痕

事實上,校園霸凌是全球問題,也是一個系統(tǒng)問題。

2016 年 UNICEF 的 U 報告 / 聯(lián)合國秘書長兒童暴力問題特別代表(SRSG-VAC)民意調查,來自18 個國家的10 萬年輕人進行了回應,其中三分之二報告稱他們是欺凌的受害者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這次芳村某中學霸凌事件只是冰山一角,“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”,下一個受害者也許就在我們身邊。避免校園霸凌悲劇再度重演,需要全社會的努力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一方面,家長、學校平時就要做好青少年的性教育工作。有學者認為治理校園霸凌關鍵在于預防,家校要共同承擔給青少年傳遞正確價值觀的責任。

另一方面,出現(xiàn)校園霸凌事件之時,學校和有關部門亦應該及時嚴肅處理加害者,并對受害者給予足夠的幫助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法律是懲治校園霸凌事件的最后一道防線。而近年來,關于如何處罰未成年人也一直是校園暴力問題討論的重點。

目前,中國關于校園欺凌的法律是這樣規(guī)定的:校園欺凌事件中故意傷害、搶劫、故意殺人、猥褻等行為,已觸犯了刑法。

若欺凌者年滿18周歲的人,就要按照法律要求承擔刑事責任。若欺凌者是未成年人,未滿14周歲則不用承擔刑事責任,已滿14周歲卻不滿18周歲,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。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有網友在評論區(qū)說到:“他(施害者)只是一個孩子……”,僅僅將校園暴力歸咎于青少年的幼稚無知。

也有網友表示:“希望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保護的是真正受害者,而不是這些社會的蛀蟲?!?/p>

芳村某中學發(fā)生校園霸凌事件,誰來保護“少年的你”?

▲圖源網絡

解決校園霸凌問題,實質是一個全社會都需要參與的系統(tǒng)工程。因此,比校園霸凌更可怕的,其實是社會對校園霸凌的錯誤理解,僅僅把關注點放在如何懲處實施者上只不過是情緒的宣泄。

當我們能夠直面已發(fā)生的事實,及時反思與行動,才能將未發(fā)生的校園暴力扼殺在搖籃中。

各位自己友,

你曾遭受過校園霸凌嗎?

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