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? ? ?宗祠主要建筑為大祠堂,面積約1600平方米,為三進式建筑。頭進是大門,懸“孝子文彊公祠”橫匾(又稱黃香公祠、漢尚書令黃公祠)。黃香是東漢人,“二十四孝”故事的人物之一,《后漢書》有其傳;二進是集會議事的“萃渙堂”;三進正中供奉香公和妣李氏神位,懸“大孝著存”橫匾。兩旁分昭位和穆位,供奉廣東南海、番禺、順德、香山(中山)、新會、新寧(臺山)、開平、恩平、鶴山、羅定、高要、三水、清遠、英德、花縣、增城、東莞、新安(寶安)、龍門、龍川、河源等21個縣、144房(村)的祀主203位。大祠堂西面為西廳;東面為二帝閣、義學等房屋。
? ? ? ?雍正十三年(1736),朝廷下令嚴禁民間聚眾結盟,凡寺、觀、神、祠,俱禁止興建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),巡撫張彭祖以“城內合族祠類多把持訟事,挾眾抗官,奏請一律禁毀”。黃氏大宗祠不得不改為“千頃書院”。大祠堂為千頃書院正座。千頃之名,源于對東漢賢士黃憲的稱頌。光緒二十七年(1901)的《千頃書院黃香公祠序》載:黃香公祠“配以漢征君憲公,字叔度,史載其行誼,稱為汪汪若千頃之陂者也,而千頃書院以名焉”。
? ? ? ?清同治十年(1871),增建了文武廳,修改了附屋。清光緒二十三至二十七年(1897—1901),大祠堂因崩塌毀壞嚴重,籌資重建。大祠堂東面建筑改建為千頃書院內街;將南廳改成一條巷(毓桂巷)。重建后的大祠堂供奉的各房祀主增至502位。
? ? ? ?光緒三十一年(1905),千頃書院改為千頃小學堂;1915年易名千頃學校,后發(fā)展為千頃中學。1953年10月,千頃中學和新民中學合并,改名為廣州市第十四中學,在千頃書院原址辦學。1984年,千頃書院原址成為廣州教育學院院址。2000年,廣州教育學院并入新組建的廣州大學,千頃書院原址成為廣州大學起義路校區(qū)。2006年,廣州大學起義路校區(qū)并入桂花崗校區(qū),廣州市社會主義學院遷入千頃書院原址。
? ? ? ?1985年,千頃書院大祠堂被拆除,殘存建筑僅余南端天井前的照壁,東西向,長24米,高約6米,上部有綠色琉璃瓦剪邊、灰塑博古脊及圖案,以及大祠堂西廊的一些墻基、兩根花崗巖方石柱和三個拱門。
? ? ? ?青云書院位于惠福東路389號,北面與千頃書院相鄰,原稱梁氏先賢千乘侯祠,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,是廣肇兩府梁氏合族祠堂,供奉孔子弟子梁鳣、春秋時梁國君主梁康伯以及贊助興建祠堂的各房先祖神位,故亦稱梁氏家廟,為梁姓宗族子弟到省城參加科考、訴訟、繳納賦稅等事務時提供居所。后因朝廷禁止合族宗祠,改為青云書院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對書院進行了改建和擴建。清同治五年(1866),又進行一次重修擴建,增建了西齋(昌后堂)。
? ? ? ?青云書院坐北朝南,現(xiàn)僅存中路,左右兩路均不存。中路建筑三間三進,面闊12.3米,總進深36.5米,占地約449平方米。大門前兩側為馬臺墩,青磚墻石腳,人字封火山墻,碌灰筒瓦,綠琉璃瓦當,滴水剪邊。中座面闊三間12.3米,進深三間8.4米,共十架,前設四架卷棚。中、后座前分別設兩廊,廊面闊2米,進深一間,共九架。
? ? ? ?大堂懸“忠孝堂”匾額,二堂中間有高屏一座,繕寫圣諭。二堂與三堂俱有樓閣和左右?guī)?,供各地梁氏子弟到省城應試時寄寓。二堂側有治事小廳,為遞年值事公館;館后為大廚房。三堂后南向八柱大堂,為先賢正寢室,懸“道開南服”匾。寢室東面為始封夏陽祖祠,題額“先河堂”。寢室前立牌坊一座,寢室東角是青云書院的房舍。
? ? ? ?1920年,廣州城建大興,拆內街,筑馬路,維新路(今廣州起義路)是當時城內最寬闊的新筑馬路,按照規(guī)劃,須從千頃書院和青云書院穿過。廣東名流梁士詒(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)、梁啟超(曾任北洋政府司法、財政總長)和將軍府將軍黃志恒,分別致函當時的廣東軍政府,要求保護千頃書院,梁士詒提出“求通不求直”的建議,被廣東軍政府采納,維新路在兩書院處拐彎繞過。千頃、青云兩書院得以幸存。
? ? ? ?1949年以后,先賢千乘侯祠被用作街道工廠、五金倉庫等,建筑受損嚴重?!拔母铩睍r期,祠堂額石“先賢千乘侯祠”被人用灰沙覆蓋,得以保存。2009年,廣州市對青云書院進行了大規(guī)模修葺,2010年竣工。先賢千乘侯祠石匾重見天日,建筑煥然一新。同年8月被越秀區(qū)政府列為越秀區(qū)文物保護單位。后為“青云書院藝術館”館址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