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天高考放榜,看到新聞里說,很多同學和家長都開始頭疼志愿要怎么填。
?
當然,并不是每位同學都要頭疼怎么填志愿,要在專業(yè)和學校之間做選擇,如果考得成績很好,那么完全可以專業(yè)學校我全都要,選心儀的學校、喜歡的專業(yè)就是;如果考得很爛,那么可以選擇的余地也不多,能讀上大學就不錯了,也沒什么可以挑肥揀瘦的。
?
要頭疼的,通常是卡在中間,不上不下的同學。如果選了比較知名的高校,就只能報讀冷門的專業(yè);如果想選熱門專業(yè),就只能報考排名較低的高校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,到底要選魚還是選熊掌呢?
?
作為一個高考早年過來人,和高考家長近年過來人,我想給家長們一些建議。請注意,這些建議是給家長的,不是給學生的。
?
高考志愿填報的這種兩難選擇,其實跟我們中國高校的專業(yè)排名制度不完善有關(guān)系。大家印象中只有高校排名,沒有專業(yè)排名。如此一來,即使是某高校的某專業(yè)實力很強,但大家眼里始終還是盯著高校的牌子。當然,這個情況在國外也有,例如美國的常青藤校,只要進去了就是金漆招牌。但美國同時還有比較完善的高校專業(yè)排名,大家也習慣了以哪個大學的哪個專業(yè)來判斷人。
?
基于這種現(xiàn)實狀況,我很能理解一些家長傾向于讓孩子報讀排名靠前、知名度較高的大學。他們覺得即使專業(yè)不怎么樣,但再怎么說也是名牌大學的畢業(yè)生,以后找工作也好、繼續(xù)深造也好、甚至找對象也好,都是大有幫助。
?
再者,名牌大學也往往意味著學習風氣比較好,平臺更大,各種機會和活動更多,對學生的發(fā)展也是有好處的。
?
況且以后出來工作,專業(yè)是不是對口還不知道,那倒不如先拿個好一點的招牌再說?
?
如果僅僅從功利角度來看,先選學校,后選專業(yè),確實是比較實惠的選擇。
?
但問題是,如果硬選一個自己沒有興趣,食之無味的專業(yè),為了一個大學招牌耗費四年光陰,不但浪費時間浪費生命,而且還可能對學生的學習習慣、人生態(tài)度造成不良影響,甚至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。
?
要知道大學時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(guān)鍵階段,一個如此重要的人生節(jié)點,你讓他在一個不感興趣的專業(yè)里發(fā)呆混日子,他怎么可能心情愉快、努力學習?一旦習慣了整天放羊打游戲,影響的可不是四年,而可能是一輩子。
?
從這個角度來看,先選學校不考慮專業(yè),并不是個好辦法。
?
那么,魚與熊掌,究竟該怎怎選呢?——我的建議是,如果偏文科,可以優(yōu)先考慮學校;如果偏理工科,那就優(yōu)先考慮專業(yè)。
?
為什么這么說呢?道理很簡單,人文學科的專業(yè),互通性比較高,學科和學科之間共同的東西很多,以后就業(yè)的方向可能也有相似,所以即使選不同的專業(yè),一般來說也不至于完全沒有興趣,學不下去。
?
例如學中文和學新聞,可能學校在專業(yè)上有強弱之分,但學的東西不會差太遠,以后畢業(yè)了學中文的可以做傳媒,學新聞的也可以做文字工作。
?
但理工科不一樣,學物理和學化學那是完全兩套東西,搞生物和搞計算機那也是截然不同。所以如果學的是理工科,那首先得從興趣愛好和能力出發(fā),不能先選學校,一定要找對專業(yè)找對方向,否則四年里學的都是自己不感興趣不擅長的東西,那種痛苦實在難以忍受,而且對日后事業(yè)發(fā)展也不利。
?
最后,有一個關(guān)鍵的建議給各位家長,那就是不要憑自己的經(jīng)驗出太多主意,你的“經(jīng)驗”等到你的子女出來工作,很可能已經(jīng)過時了。況且,想子女入讀名校,很大可能是因為你的虛榮心在作祟,未必真的就是為了子女著想。
?
所以,報考志愿這件事,還是盡可能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。自己選的路,即使坎坷一點,也走得開心。

不管是報考大學,還是為人處世,都需要做很多選擇。從歷史上,我們能夠體會到很多“選擇的智慧”,所以我們常常說:“讀史明智?!?/span>
所以,歡迎來聽我最新在喜馬拉雅推出的歷史講堂:《李沛聰講中國史話》,一起感受歷史的智慧,也許對你的選擇有所增益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