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即將過去了。這一年,發(fā)生了許多事,這一年該如何去形容?

吳曉波先生有一本描述中國近十年經濟發(fā)展的書,叫《激蕩十年,水大魚大》。我想套用一下這個書名來形容一下即將過去的這一年:2018,風大雨大。

“風大雨大”這個詞在粵語里,有著特別的含義,不僅僅是指風雨大作,還暗指環(huán)境險惡??催^香港電視劇的朋友都應該記得這一句臺詞:“宜家出面風大雨大,你走得去邊???”

這一年,中美的貿易爭端被川普引爆,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產生激烈的摩擦;

這一年,上證指數(shù)累計下跌24.59%;

這一年,曾經被譽為“新四大發(fā)明”的共享單車,一個賣了,一個成了老賴;

這一年,馬云淡出,強東出事;

這一年,靠情懷賣手機的老羅終于賣不動了;

這一年,P2P倒了一大批,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也倒了一大批;

這一年,曾經無限風光的互聯(lián)網公司紛紛在年底裁員;

這一年,金庸和Stan Lee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……

一眼望去,這一年竟然幾乎就沒什么值得興奮的消息,連拿下世界杯冠軍的法國,也因為汽油漲價爆發(fā)了黃馬甲運動。整個世界似乎都陷于停滯和風險之中,即便是看起來風光獨好的美股,到年底也來了一波暴跌。

面對風雨飄搖的市場環(huán)境,媒體們紛紛發(fā)聲,分析各種指數(shù)各種大勢,儼然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,告訴大家泡沫終將破滅,沒有盈利的經濟模式無法持續(xù)……可惜這些分析都遲到了大半年;

同樣面對風雨飄搖的市場環(huán)境,自媒體們也紛紛發(fā)聲,哀嘆曾經把豬吹起的風口不再,感懷金主爸爸追著給錢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,繼而祭出一篇又一篇關于裁員、失業(yè)、斷供……的10萬+,再收割一波流量。

關于2018,我也想說說我的看法。這個看法估計會讓很多人聽了很不爽,但沒辦法,我就是這么覺得的。

我覺得所謂的風大雨大,風雨飄搖,所謂的風口結束,無非是曾志偉的那一句臺詞:“出來行,始終要還的?!?/span>

記得我是1997年進的電臺。當時的電臺還是一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媒體,雖然有競爭,但爭來爭去無非就是省臺市臺幾個頻率,廣告主要投,來來去去也只能選其中之一,所以當時的生意實在是容易做,傳說中的“用麻包袋裝現(xiàn)金來投廣告”,我們當時可真是見慣不怪。

但是好日子不會永遠持續(xù),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(fā)展,各種媒體手段不斷涌現(xiàn),電臺再也不是很多客戶必選首選的媒體,要想從廣告主里拿預算,一天比一天艱難,電臺的經營收入也漸漸進入下降通道。

這個過程,紙媒、電視都同樣經歷過。當年的輝煌,其實并不是我們做得有多好,水平有多高,僅僅是因為我們曾經是為數(shù)不多的選項而已。一旦選項越來越多,好日子就一去不回頭。然而對于過慣了好日子的媒體人來說,轉型太痛苦了。

過去十年,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尤其是互聯(lián)網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也經歷了他們的好日子。

那些年,對于那些習慣了燒投資人錢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來說,對于那些靠著炒房賺到盆滿缽滿的老板來說,錢曾經是最不缺的東西;那時候,做個PPT就能拿到風投,不追求盈利才是時髦,一個網紅就敢宣稱“當代魯迅”,每個手機公司都說要把蘋果嚇尿……

一切都背離了常識,而常識則成了嘲笑的對象。好日子過得太多,就會把好日子視作理所當然。

然而,每當人類以為自己征服了經濟規(guī)律的時候,經濟規(guī)律就會無情地把人類的自負打破。

這世上沒有永遠只漲不跌的市場,也沒有不賺錢卻能永遠做下去的買賣。

2018年對于整個中國經濟而言,面臨的是一個重大的轉型節(jié)點。無論是出口導向,還是投資驅動,都逐漸趨于疲弱,跟隨戰(zhàn)略也因為中國經濟的壯大而不再行之有效。在接下來的時間里,我們要面對未知,開創(chuàng)自己的道路,找出自己的核心動力。

這個道理,對于企業(yè),對于個人,其實都是一樣的。沒有創(chuàng)新能力,沒有核心競爭力,只靠勤勞、膽量和規(guī)模,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環(huán)境。

我不想鼓吹焦慮,也不認為每個人都適合從事開創(chuàng)性的工作,但除了做公務員拿著鐵飯碗的朋友之外,時刻做好“找下一份工作”的思想準備和能力準備,大概是在風雨中存活最可靠的招數(shù)。

危機意識,也許是最重要的。

那些“年薪百萬忽然被裁房子斷供”的經典案例里,主角們缺乏的往往不是能力,而是心態(tài)。他們對于未來過于樂觀,對于企業(yè)過于篤定,沒有給自己留下足夠的余地,才是造成困境最大的原因。

所以,不管你是年薪百萬,還是月薪三千,在做好手頭上工作的同時,給自己存點救急的錢,學一門被裁員之后也能迅速找到工作,或者起碼能混口飯吃的手藝,也許是最能夠渡過難關的辦法。

當然,更好的辦法是擁有超越旁人的創(chuàng)新能力和創(chuàng)造能力,能夠為企業(yè)或者為自己創(chuàng)造足夠的價值。只是這件事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難。

在風雨面前,“留夠余糧好過冬”的古老智慧,再次被人們記起,“現(xiàn)金為王”、“活下去”成為新的座右銘。

2019,凜冬將至,祝各位家有余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