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知道,朱元璋原來不叫元璋。他原本的名字叫“重八”。
所謂“重八”,是“兩個八”的意思,也就是說,朱元璋原來的名字,應該叫朱八八。
可能有人以為,這是朱元璋的小名,家里人喜歡這樣叫他,大概是因為他在家族里排行第八。
其實不是的,如果朱元璋后來沒有走出家門闖蕩江湖,沒有讀書識字增廣見聞,那么他一輩子就叫“重八”,沒有什么其他的名字了。
就好像我們當年看《大地恩情》里面,六斤和九斤兩兄弟,一輩子都是這個名字了。
這并不是因為朱元璋家里沒文化——雖然他家里確實沒什么文化。而是因為這是當時元朝政府的規(guī)矩。
在元朝的時候,官府并不把老百姓當人,尤其是第四等的“南人”——南方的漢人,原來南宋的國民,在元朝統(tǒng)治者的嚴重,跟牛羊馬驢沒什么兩樣。所以這些下等人不值得擁有姓名,只要有個代號就好了。
于是大家看元朝的漢人,有不少都有個數(shù)字原名:張士誠原名張九四、朱元璋的父親叫朱五四、陳友諒的爺爺叫陳千一……
那要怎么樣才可以有名字呢?上學讀書之后,或者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之后,就可以有名字了。當然,家里原本就是富貴之家的,那也自然是有名有姓的。
在中國歷史上,元朝與其他一統(tǒng)天下的朝代不同的是,這個朝代非常短命,而且漢化的程度很低。它的短命,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不把自己的臣民當人。
自從陳勝吳廣起義之后,中原的君王都接受了一個深刻的教訓——不能太不把老百姓當人。割韭菜可以,但不能連根拔起,起碼留點活路,讓韭菜長起來再割。這也是傳統(tǒng)儒家能夠與君主專制相得益彰的一個關鍵點——儒家承認帝王的統(tǒng)治權是由上天授予的,而帝王則承認天道的解釋權由儒家學者掌握。
如此一來,統(tǒng)治者雖然獲得了君權天授的理論支持,但在這套理論天道并不是絕對的,一旦統(tǒng)治者倒行逆施,天道就會反映在老百姓身上,群起而反之,并且選取新的天道代言人。
但元朝的統(tǒng)治者除了忽必烈之外,對這一套啰里八嗦的理論顯然不感興趣。他們的祖先征服天下,靠的可不是什么仁者無敵,而是真正的天下無敵。所以他們相信只要有絕對的暴力,就不怕什么天道。
可惜再絕對的暴力,也經不起權力和時間的侵蝕,幾十年之間,天下無敵的元朝鐵騎居然被一群飯都吃不飽的河工打得七零八落。
那些不被當作人、名字里只有數(shù)字的人們,一旦爆發(fā)出來,力量是何其可怕。所以即使是為了自己的統(tǒng)治能夠江山永固著想,統(tǒng)治者們也應該好好把百姓當人看才行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