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大琮(1183—1247),字德潤,號壺山,福建莆田人,南宋開禧元年(1205)進士第三名。在很多廣東的地方志中,都沒有記載他,以致于他的名字,在廣東人中,似乎很陌生。方大琮出任廣東經(jīng)略安撫使時已59歲,為人守法持正,嶷如秋山,平時沉默寡言,但一站到殿廷之上爭論是非黑白時,則詞鋒如刀,口若懸河,與平日判若兩人。在政壇上享有清譽,曾經(jīng)冒死上疏,呼吁追罪奸相史彌遠,因此被貶去管理紹興府千秋鴻禧觀。后來理宗皇帝想念他,又把他召回京,告誡他說:“你說話要體念國家?!狈酱箸换卮穑骸俺颊f的話全都是體念國家的?!?/span>
李昴英畫像
在方大琮的官宦生活里,出任閩、廣兩地地方官員的時間,長達三十余年。他擔(dān)任福建路轉(zhuǎn)運判官時,南方持續(xù)出現(xiàn)天災(zāi)人禍,民不聊生,兩浙饑民掠人為食,福建也是遍地哀鴻。方大琮開常平倉,賑濟災(zāi)民無數(shù)。
他在廣州的六年任內(nèi),做了不少于地方文化很有意義的事情。他為恢復(fù)古代尊賢敬老的風(fēng)俗,在廣州舉辦鄉(xiāng)飲酒禮,這是一種記載于儒家典籍《儀禮》中的古禮,方大琮聘崔與之的門生李昴英為“遵”(即在鄉(xiāng)人中仕至大夫,行為端正,值得大家效法的人),出席助興。主人雍雍,賓介濟濟,一絲不茍,遵循古制行禮。整個儀式完成,耗時八個小時,方大琮雖然年事已高,但終禮而毫無倦容。
左圖崔與之畫像 右圖張九齡畫像
方大琮在南??h學(xué)興建二獻祠,以祀唐代丞相張九齡(謚文獻)與南宋名臣崔與之;又建四先生祠,以祀賢士古成之、溫若春、郭閶并生祀李昴英,讓郡人永遠記住這些對嶺南文化有過貢獻的賢哲;他為番禺縣學(xué)興建了“浴沂亭”,讓士子有憇息之所;他捐錢給南??h修葺縣學(xué);他還捐錢給天慶觀修葺眾妙堂。
昔日蘇東坡曾在天慶觀挖了一口井,方大琮從定林寺移來古鐵欄,把蘇井圍起來加以保護,希望井水能永葆冽清,并為之題寫銘贊:“眾妙堂,東有泉。經(jīng)品嘗,眉山仙。名去堂,井不遷。宋淳祐,越五年。方大琮,來莆田。去者還,人耶天。得古欄,和銘鐫。澤物遠,與坡傳?!边@些事大,對保護地方文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
南宋淳祐四年(1244),方大琮利用州學(xué)的部分建筑,改建為番山書院。把州學(xué)御書閣的圖書遷至?xí)海兴軅鞯朗ベt燕居之像,旁建文、行、忠、信四齋。書院既可講學(xué),又有藏書,并可祭孔,功能備焉。他又采北宋理學(xué)開山祖師周敦頤《愛蓮說》之意,在書院側(cè)建一水池,植滿蓮花,士子游詠其間,大有“浴沂詠歸”的遺意?!霸∫省北疽馐窃谝仕丛瑁涑觥墩撜Z》,“浴乎沂,風(fēng)乎舞雩,詠而歸?!?/span>
周敦頤畫像
廣東有多所濂溪書院,星布于廣州、曲江、四會、陽江各地,是為紀念周敦頤(號濂溪)而設(shè)。周敦頤是理學(xué)的創(chuàng)始人,兩度在廣東任職,住在藥洲,其辦公的衙門在清風(fēng)橋北(今廣州起義路附近)。他為官清廉,勤政愛民,留下“官清贏得夢魂安”的遺訓(xùn),文天祥稱頌他是“百代絕學(xué)之倡,千古忠義之首”。
周敦頤去世后,人們立祠奉祀,在春風(fēng)橋北筑景濂堂,又在越秀山修建周元公祠,春秋致祭,四方來崇。淳祐四年(1244),方大琮把景濂堂建成濂溪書院。在廣州最后一年,他還主持重修了《南海志》,補史之缺,參史之錯,詳史之略,續(xù)史之無;他把自己五年多任內(nèi)的公事批文,一一整理,匯編成冊,為后任者提供了大量廣府教育、兵防、財政、習(xí)俗方面的參考資料。
淳祐七年(1247),方大琮在廣州溘然病逝,為了紀念方大琮,郡人在他捐資修葺過的天慶觀內(nèi),建了一座方公祠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