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有個成語叫“自相矛盾”。楚人有賣矛與盾者,吹自己的盾“物莫能陷也”,又吹自己的矛“于物無不陷也”。但有人問他: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”他就答不出來了。這個故事見于《韓非子》,最后的結(jié)論是:“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?!?/span>
我讀這故事時,不禁為韓非子的誠實而感嘆。這個問題有什么不好回答呢?如果我是那個賣矛和盾的人,我一定理直氣壯地回答:你把矛和盾都買回家,戳一下不就清楚了?可以刺穿一切盾的矛與可以一切矛都刺不穿的盾,為什么不能同世而立呢?當(dāng)然可以!
至于他真的買回家一試,發(fā)現(xiàn)不行也沒關(guān)系,反正我的生意已經(jīng)做成了,過了海就是神仙。如果他想追究,我就說:“那是你自己的選擇,我說撞墻不會死,你怎么不去撞?”
我記得小時候常聽一首歌,歌名已忘,但歌詞倒還記得,第一段唱“什么鑰匙開什么鎖”,第二段唱“一把鑰匙開千把鎖”。高音喇叭整天放,開大會時也老唱,也沒見有誰因為歌詞自相矛盾而困窘,一樣放開嗓門唱得很起勁。
人們在辯論的時候,總喜歡找到對方以前說過什么沒有兌現(xiàn)的話,作為他自相矛盾的證據(jù)。比如這人以前說過,他要請所有同學(xué)吃西餐,但后來卻請他們吃了中餐,于是在辯論時就揪住這一點,說他言而無信,為什么把西餐改中餐了。甚至要把這個人以前說西餐怎么好吃的言論都挖出來,某年某月你說過西冷牛扒好吃,某年某月你說過忌廉湯好喝,你說以會有錢了就請我們吃,現(xiàn)在你有錢了,卻一改口風(fēng),變成大贊叉燒包如何好吃,蘿卜糕如何美味,大彈西餐如何不健康,如何垃圾,不合中國人的腸胃了。說好的西冷牛扒忌廉湯呢?想賴賬不成?
重提對方曾經(jīng)說過的話,似乎是想提醒他,快兌現(xiàn)你的諾言。其實,這種辯論方式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,只有遇上有道德感、有羞恥心的人,才會起作用,他們才會為自己沒兌現(xiàn)的諾言感到慚愧。就像那個賣矛和盾的人,如果當(dāng)別人一質(zhì)問,他答不出來,趕緊收攤溜走,這是最有道德的表現(xiàn)了,我覺得可以頒一個“誠信商家”獎給他,甚至評他一個“十大感動人物”也不為過。
事實上,更多的時候,我們看到的回應(yīng)往往是這么兩種:一種是當(dāng)質(zhì)問的人透明,你說你的,我什么也沒聽見,還繼續(xù)賣我的矛,賣我的盾,繼續(xù)吹它們?nèi)绾瘟说?。另一種是叉腰罵回去:我的矛就是可以刺穿一切盾,我的盾就是一切矛都刺不穿,我就這么說了,咋的了?你咬我嗎?來呀來呀來咬呀!當(dāng)然,還有一種辦法,更直截了當(dāng),就是一矛把多嘴的人捅死,從此沒人唧唧歪歪的啰嗦,耳根清凈了,天下太平了,我就可以繼續(xù)安心賣我的矛和盾了。
圖:飯團(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)
被人質(zhì)問后就灰溜溜收攤走人,在現(xiàn)實中確實非常罕見,屬于理想主義者?,F(xiàn)在我在網(wǎng)上買了個假貨,都不敢給差評,賣假貨的店家比我還理直氣壯,一天無數(shù)電話打來,要我取消差評。如果我還不屈服的話,他就裝個撥電話的軟件,一分鐘打一次我的電話,直到把我逼瘋為止。所以,和人辯論,別找他自相矛盾的話來說事,沒用。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