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人很少看綜藝節(jié)目,會看到《演員請就位》,也是因為家里有人在看,我隨便跟著瞄了幾眼。

然后,最近在網(wǎng)上看到了一個熱門話題:教李誠儒吵贏郭敬明。

正巧,李誠儒和郭敬明在節(jié)目上吵架的這一段我剛好看過,當(dāng)時郭敬明把一張S卡給了一位心儀的男演員,而李誠儒老師則認(rèn)為這位演員表演實在太爛,而郭敬明濫發(fā)S卡,對其他競爭者并不公平。

用李誠儒老師的原話來說,是“不喜歡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做法”。

然而,論起吵架,耿直認(rèn)真的李誠儒老師顯然不是郭敬明的對手。郭敬明先是表示規(guī)則如此,我也沒錯啊;繼而又表示自己送個S卡是因為自己想跟這個演員合作(合作做什么呢……);最后雙方越辯越激動,李誠儒老師一著急就說不上話,被小四各種似是而非的理論攪得頭昏腦脹,看得大家在旁邊很替他著急。

于是,就有了“幫李誠儒吵贏郭敬明”的熱門話題。

說到辯論(吵架)這個事,我最近在一檔節(jié)目做嘉賓,也看到了一場小小的辯論賽,發(fā)現(xiàn)辯論雙方像極了李誠儒和郭敬明,一個胡攪蠻纏,各種歪理,而另一個明明覺得對方滿嘴歪理,卻不知從何駁起。

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會碰到這樣的情形:明明覺得對方毫無道理,但卻被他不斷轉(zhuǎn)換話題、偷換概念,弄得目瞪口呆,毫無還擊之力。這大概是很多不善言辭、不善當(dāng)面表達(dá)的朋友共同的難言之痛吧。

事實上,大部分人(包括我自己),都不擅長在極短的時間里抓住對方語言的破綻,然后組織有效的語言做反擊。擅長辯論的人,總的來說還是挺稀缺的。

那怎么辦好呢?難道乖乖敗下陣來?

關(guān)于這一點,我倒是有一點小經(jīng)驗跟大家分享一下,畢竟在媒體圈工作了二十多年,整天面對的都是一些伶牙俐齒、牙尖嘴利的同行,難免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,總不能每次辯論(吵架)都吃虧吧。

一般來說,如果你辯論的時候反應(yīng)比較慢,就不要跟對方搶話說,也不要試圖找對方語言里的破綻。因為對方破綻雖然多,但他會像郭敬明那樣不斷轉(zhuǎn)換話題和概念,你剛抓住一個他就跑到另一個去了。

所以,最好的辦法是靜下來,讓對方說。對方見你忽然安靜這么久,往往會忍不住停下來觀察一下你的反應(yīng),這時候,你就可以趁機(jī)出手:“你說完了嗎?說完就輪到我說了,我說的時候請你不要打斷,剛才你不停地說我也沒插嘴對不對?”

然后,你就可以很有條理地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說出來。注意,不要試圖駁倒對方,而是要表達(dá)自己的觀點。

當(dāng)你講完之后,對方當(dāng)然會試圖反駁你,這時候你也不要管他,只要抓住一個要害觀點,不停地重復(fù),對方就會毫無辦法。

例如,李誠儒老師如果說:“我覺得胡亂發(fā)S卡,會影響比賽的公平公正,就像抄襲作品一樣?!?/p>

如此一來,相信這場辯論就馬上結(jié)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