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到底是不是文化沙漠?要回答這個問題,得先從什么是文化說起。

關于文化的定義,幾百年來眾說紛紜,各路大師的專著也汗牛充棟。有人認為,文化是一個族群的知識、信仰、藝術、法律、倫理道德、風俗等等的總和;有人認為,文化是一個族群所生活的社會遺傳結構的總和;有人認為,文化是某個社會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,包括他們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傳統(tǒng)行為;也有人認為,文化是指人類生產或創(chuàng)造的,并傳給其他人,特別是傳給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、習慣、觀念、制度、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。

然而,無論哪個說法,都不可能導出某個地區(qū)、某個族群“沒有文化”這個結論。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陳寅恪

一個龐大的人群是不可能生活在文化沙漠上的,那是一種不可想象的狀態(tài)。文化不是你想不想要的問題,而是它必然存在,是與人類共存的,是人類的一個屬性,一個標志,是人類活動的另外一個叫法而已。盎格魯撒克遜有盎格魯撒克遜的文化,新幾內亞食人族也有新幾內亞食人族的文化。它們不以你的贊賞而生,亦不以你的嘲笑而亡。

誰也沒有什么資格說自己的才是文化,別人的就不算文化。說一個族群沒文化,等于否定了他們的人類屬性。好比你跑到別人家里,指著人家的孩子說:我家的兒子是圣人,你家兒子是白癡。人家不一掃帚把你打到大街上去才怪呢,你還好意思哭爹喊娘地埋怨“他們排外”嗎?

余秋雨先生在談論廣州文化時說,如果時光倒流三十年,還在世,就沒人敢說廣州是文化沙漠了。“一位老先生在此地的活動決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小覷廣州?!毖韵轮猓坪鯖]有這樣的大師,就可以小覷廣州了;沒有這樣的大師,廣州就有淪為文化沙漠的危險了。說到底,還是那種精英文化、偶像文化心理。

無可否認,陳寅恪是一位文化大師,而廣州的文化亦因為大師的存在增輝不少。但文化是一個龐大復雜、多種多類的體系。陳寅恪只是某一方面的代表,他是某一方面的大師。不能說他端坐在廣州,廣州就有了文化;他離開廣州,廣州就沒文化了。

文化這東西,天生在那兒,你承認也罷,不承認也罷,捏著鼻子厭之惡之也罷,緊閉眼睛假裝看不見也罷,給別人扣上一頂“文化沙漠”的帽子也罷,全沒有用。總之你避也避不開,繞也繞不過去,它就在哪兒。

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,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。中原文化對嶺南文化有著巨大影響;中原士民歷代南遷對傳播文化,作出了偉大貢獻。這種文化傳播的過程,不是單純的移植,而是一個不斷與本土文化互相交融、互相涵化,優(yōu)勢雜交的過程。物質生活的變遷,必然會引起文化質素的變遷。一種文化傳入新的區(qū)域之后,原來的質素自然會隨著環(huán)境的變化而變化。中原文化一旦來到嶺南,它就不再是中原文化了,它就成嶺南文化了。

北方之所以覺得廣東缺乏文化底蘊,是因為南北文化的底蘊不盡相同。北方文化發(fā)祥于黃土高原,奉太昊伏羲、軒轅黃帝為人文始祖;而南方文化則受孕于浩瀚大海。廣州古稱番禺,番禺是一位海神的名字。廣東的文化就是海洋的文化。

對中原文化,廣東人一向尊重有加,因為那是祖先的文化。然而,中原文化雖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源頭,卻絕不是唯一的源頭,更不是用來衡量天下文化的唯一標尺。四合院可以住人,西關大屋一樣可以住人;吃高粱可以飽肚,吃稻米也一樣可以飽肚。大家頭上都是一片天,并不是只有你一家名門正派,別人都是邪魔外道。

 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被譽為“嶺南三大家”之一的屈大均曾說:“粵處炎荒,去古帝王都會最遠,固聲教不能先及者也。”梁啟超也早就提出,中國文化有南北之分,有海洋與內陸之分,“海也者,能發(fā)人進取之雄心”。而經(jīng)史大師蒙文通則把中國文化細分為齊魯、秦晉、荊楚三支。中原文化移植到海邊,也要發(fā)生變種的。

不同時代的學者,不約而同地都把天候地理,作為文化的重要條件,足以令人幡然醒悟。南方既有自己獨特的自然環(huán)境和人文環(huán)境,當然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,這是不言而喻的。如果死抱著四夷賓服的心態(tài),以北方文化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切文化的唯一標準,等于抹殺了黃土高原與沖積平原的區(qū)別,抹殺了高原氣候與海洋氣候的區(qū)別,抹殺了吃大米和吃高粱的區(qū)別??梢哉f一開始就錯,結果是一步錯,步步錯。

在某些人看來,廣東人都是土包子,土包子一夜發(fā)了大財,還是土包子。一個地方要讓別人覺得你有文化,不是靠有多少茶樓食肆、多少燒臘店、多少人在炒股、多少人在買彩票,而是靠高等學府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歌劇院、科學技術、衛(wèi)生設施等等。

一位北方朋友很輕蔑地對我說,你說廣州人有文化,無非就是什么茶文化、酒文化、蝦餃文化、及第粥文化、食蛇文化、喝湯文化、逛街文化、彩票文化、拜神文化。因為廣州沒有文化底蘊,所以什么都可以稱為文化。你們每年舉辦多少場高雅音樂會?有多少大師級人物出場?你們有多少名牌大學?有多少院士、博士?真是三天可以出一個暴發(fā)戶,三年出不了一個貴族。莎翁這句話,說的就是你們廣東人呢!

我沒有與他爭論,拉著他往外走。來到廣州起義路,我對他說:這條馬路是1930年代廣州的中軸線,從越秀山中山紀念碑至起義路廣州教育學院一段,都是筆直順暢的,但就這里卻突然拐了個彎,變得斗折蛇行了,你知道為什么嗎?

他搖搖頭說不知道。

我告訴他,清代在廣州起義路與北京路之間,是一片密集的書院群。廣州教育學院的前身是千頃書院,名氣雖不算很大,并不在廣州最有名的七大書院——粵秀、應元、學海堂、廣雅、越華、羊城和菊坡精舍之列,但在修筑馬路時,為了避開千頃書院和梁氏千乘侯祠,市政府卻寧愿讓馬路繞了一個彎。

? ? ? 千頃書院原來是一座宗祠,1906年,南??h黃氏家族辦為學堂,招黃姓子弟入學。辛亥革命后,改為千頃國民學校。而梁氏千乘侯祠即青云書院,是廣州府、肇慶府的梁姓宗族的合族祠,為梁姓宗族子弟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等事務提供居所。

什么是文化?一條馬路能為一間學校讓路,這個城市就是有文化的。

我又和他說了另一個故事。1920年代,海豐縣修公路,剛好要從廣東省長陳炯明母親的房子前經(jīng)過,為了避開這座房子,公路要拐一個小彎。陳炯明知道后,立即派人把母親的房子削去一角,使公路能夠拉直。這幢缺了一角的奇特樓房,至今還在海豐縣城里呢。

陳 炯明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為了一間學校,馬路可以由直變彎;為了讓馬路由彎變直,省長可以把自己母親的房子削去一角。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就是一種文化。如果你覺得非要穿禮服坐在國家大歌劇院聽帕瓦羅蒂唱《托斯卡》才叫文化,那悉聽尊便。你吃你的豬肉燉粉條,我吃我的生猛海鮮,大家各吃各的好了。

我一直很困惑,為什么廣東人可以坦然承認深受北方文化的影響,但北方人卻往往不愿意承認南方文化對他們的影響呢?即使有影響,也是壞影響:貪婪、自私、庸俗、市儈、愛錢如命、包二奶、色情泛濫等等……

事實上,文化就像地球上的水,名義上有五湖四海之分,其實是一個大的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一部分水沿地面流動,一部分滲入地下流動,互相融會,互相滲透,千回百轉,經(jīng)過江河匯集,終歸大海作波濤,然后再蒸發(fā)成為水蒸氣,聚而成云,一場大雨又回到地面。如此這般,運轉不息。你能說只有黃河、長江流的才是嘩啦啦的水,珠江流的全是泥沙石灰?

廣東的文化有一種很強的俗化傾向,經(jīng)常會運用通俗易懂的市井語言,把深奧的哲學“庸俗化”。廣東人不喜歡談論過于抽象的東西,純邏輯的、形而上的、玄虛的話題,勾不起他們的興致。他們關心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現(xiàn)實生活。新鮮的雞肉,與冰鮮雞、急凍雞的肉,他們一吃到嘴里就能分辨出來,但他們卻分辨不出什么是美學的歷史主義與理智主義。因此,“宏大敘事”的學者們,對廣東難免鄙夷,認為這是一個物質至上,物欲橫流的地方。

廣東是不是真的只有吃喝玩樂的文化?當然不是。

回顧近百余年來社會的嬗變,一切是從知識的傳播開始的。鴉片戰(zhàn)爭后,中國被“山呼海嘯,西潮東卷”的世界大勢所迫,不得不走上現(xiàn)代化之路??v觀其過程,始終與“西學東漸”相伴。其結果也不限于生產方式和工藝技術的轉變,更重要的是社會關系、制度體系,乃至價值系統(tǒng)的轉變,是整個文明結構的轉型。書籍、報紙、雜志這些傳播媒體,在現(xiàn)代化變遷的大潮中,發(fā)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。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左圖《察世俗每月統(tǒng)紀傳》 右圖 梁發(fā)

以報刊出版業(yè)為例,早在清代末年和民國年間,廣東報業(yè)在全國就享有盛名,是中國近代傳媒的發(fā)祥地。中國報業(yè)之父梁發(fā)是廣東佛山高明人。他出身于一個貧寒家庭,只讀過四年私塾,便到廣州學畫工和木版印刷,后來出洋到爪哇國謀生。1816年8月,梁發(fā)和由英國傳教士合作編寫,并親自刻板印刷的《察世俗每月統(tǒng)紀傳》(月刊),在馬六甲創(chuàng)刊。

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,世界歷史上第一份中文期刊在廣東人手中誕生了。每期只有七頁,約兩千字,發(fā)行量初為五百多冊,后增至兩千冊,共辦了七年。除了在南洋發(fā)行以外,還銷往廣州、澳門等地。

1884年4月18日,廣東第一份由中國人主編的報紙《述報》正式問世。該報由廣州多寶大街海墨樓石印書局印刷發(fā)行,是中國最早的石印報紙。

這些“威水史”我們都不應該忘記,但更不應該忘記近改革開放早期廣東報業(yè)的成就。

說到廣東報業(yè),不能不說到的南方日報、羊城晚報、廣州日報和深圳特區(qū)報這四大報業(yè)集團。盡管現(xiàn)實的路并不好走,有很多風風雨雨,但它們旗下的《南方日報》、《南方都市報》、《南方周末》、《羊城晚報》、《新快報》、《廣州日報》、《深圳特區(qū)報》、《深圳商報》、《深圳晚報》、《晶報》等,有尺水,行尺船,盡量撐開每一寸的思想空間與話語空間,它們的努力,是有目共睹的。無論在監(jiān)測社會環(huán)境,協(xié)調社會關系,還是傳承文化、提供娛樂方面,都作了許多意義非凡的探索。以“高度決定影響力”的《南方周末》在發(fā)揮輿論監(jiān)督方面,不僅在廣東,而且在全國,都擁有相當高的清譽,曾經(jīng)被視為新聞媒體輿論監(jiān)督的一面旗幟。

當年,廣東報紙在新聞報道的手法、版面設計等方面的創(chuàng)新,也往往成為全國其他報紙爭相模仿的對象。例如利用報眉作重點導讀;突破“天線”、“地線”,使左右版線變得更加生動豐富;采用漫畫配新聞,令讀者喜聞樂見;進行整版的內容策劃;報紙雜志化;吸收電子媒介的一些傳播元素,強化報紙視覺效果等等,一個個新鮮的點子,從廣東報人靈活的腦子里,源源不斷地冒出來。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左圖帶圖的述報截圖

右圖述報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“每天和太陽一起升起”的《廣州日報》,1987年在全國地方報紙中,率先實行擴版,從原來的對開四版,擴為對開八版。這一舉動,對當年的中國報界,轟動一時,觸發(fā)了全國報紙的擴版潮。

廣東報業(yè)創(chuàng)下了許多個第一:全國第一份對開八版的報紙、第一份全彩色印刷的報紙,第一份廣告收入過億元的報紙,第一份采取“掃樓”形式自辦發(fā)行的報紙,第一個自動售報站,第一家報業(yè)連鎖店,第一個報業(yè)集團。幾乎每一步都走在全國前面,使得廣東的傳媒具有非同一般的號召力。

也許有人會不服氣地說,在廣東報業(yè)里打拼的編輯記者,很多都是北方人。這能說明什么呢?硬要把北方人從這個大集體里劃分出來,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標簽的心態(tài)。不管是不是大多數(shù),廣東人從來沒有否認過外省人對廣東文化的貢獻。如果真是大多數(shù),也恰恰證明了廣東人并不排外,而是樂于與全國人民“團結、戰(zhàn)斗、勝利在一起”。

沒有這些來自北方的年輕編輯記者們的努力打拼,廣東報業(yè)固然沒有今天,但如果沒有廣東這塊平臺,他們也絕對交不出一份今天的成績單。這是相輔相成的。無論現(xiàn)在還是將來,人們在研究廣東報業(yè)時,都只會把它作為一個“廣東文化現(xiàn)象”來研究,而不會挑出哪些是北方人干的,哪些是廣東本地人干的。

讓我們再看看圖書館的情況。

據(jù)史書記載,廣東歷史上第一間圖書館是北宋景德年間(1004~1007年)由英德郡守王仲達所創(chuàng)建的涵暉書院。估計有人聽了心理又會不平衡了,覺得廣東人不可能有這種修為。廣東歷史上有很多書院,并不是每間都有能力刊刻收藏書籍,即使有也往往不肯輕易示人。而涵暉書院的藏書閣是對外開放,供人閱覽的,與今天的學校圖書館類似。

作為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,廣東的起步與發(fā)展,與全國文教發(fā)達地區(qū)亦基本同步。全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,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創(chuàng)辦于1904年的湖北省圖書館;三年后,江蘇省創(chuàng)辦江南圖書館;1912年,具有國家圖書館地位的北京京師圖書館正式開放。而廣東在1910年創(chuàng)辦第一家公共圖書館——廉州圖書館。1912年廣東省圖書館正式對讀者開放。到1930年代,全省已經(jīng)建立了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65間。近二三十年,圖書館事業(yè),更是取得突飛猛進的發(fā)展。

以深圳為例,據(jù)2012年的統(tǒng)計,共有643 個公共圖書館,實現(xiàn)每1.5 萬人擁有一座社區(qū)圖書館(室)。按常住人口1100萬人計算,深圳人均公共圖書館藏書量已經(jīng)超過2 冊,位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,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全市172 家公共圖書館及160 臺自助圖書館統(tǒng)一服務,形成覆蓋深圳全城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(wǎng)絡。2007年,深圳圖書館每日接待讀者為7871人次,到2011年則躍升為12129 人次,增幅近55%。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廣東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位于中山大學馬丁堂里,他的前身是嶺南大學文物館

清末民初成立的嶺南大學文物館和1928年成立的廣州市博物館,是廣東省最早的博物館。至1993年,全省博物館、紀念館已達108座。1993年后,又陸續(xù)新建了32座、擴建了19座博物館。截至到2009年12月,“廣東省流動博物館”成員單位已達72個,制作巡回展覽42個,在全省舉辦展覽163場次,參觀人數(shù)高達471萬人次,基本涵蓋了廣東大部分地區(qū)。2010年,廣東省博物館在廣州珠江新城中心區(qū)南部的文化藝術廣場落成。

按2012年的數(shù)據(jù),廣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座,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6座;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8處;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8處,市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近2000處;古文化遺址2000多處;博物館、紀念館140座,館藏文物54萬多件。

但偏偏有些人,你要他承認廣東有文化,比登天還難。你列舉再多數(shù)字也沒用,他撇撇嘴說:廣東人除了賺錢,什么都不懂,你興建再多博物館,但終日門可羅雀,沒人光顧,也是白搭。

這話又說錯了。許多廣州人都記得,2003年11月18日,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博物館免費開放日。這天,人們空城而出,扶老攜幼,爭相到各大博物館參觀。

僅僅一個陳家祠民間工藝博物館,便一下涌進了四萬多名游客,到處人聲鼎沸,熱氣騰騰。一間幾十平方米的廣州刺繡展廳,竟密密麻麻擠著上百名參觀者。這種蔚為壯觀的盛況,在國內任何一家博物館,都是難得一見的。陳家祠工作人員說:“免費開放日,我們簡直在打仗!”這里既不是購物中心,又沒有游樂設施,又沒有即刮即中的彩票出售,廣州人爭先恐后跑來干嗎?你以為他們真的是閑得發(fā)慌,把陳家祠當成歡樂嘉年華嗎?

如果這樣想,就太看低廣州人了。歷年的博物館日,廣州各大博物館都會人如潮涌,門前大排長龍。你可以嘲笑他們過于精明,為了省十幾塊錢門票,非得等到免費日才來;但你不能說他們不是來參觀,純粹是為了亂擠一氣。

我們在談論人類文化時,往往會說,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,不能以西方文化作為人類唯一終極文化和普世原則,不能奉行一元文化論。但在談論中國文化時,許多人卻又情不自禁地以中原文化為正統(tǒng),陷入一元文化論中。

(選自《其實你不懂廣東人》)

歡迎贊賞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歡迎關注、轉發(fā)、在看
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你有中原文化,我有嶺南文化:同臺食飯,各自修行

長按二維碼 識別?
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