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神巴菲特說他活了89歲,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,然后我們一個月見了四次……
因為疫情把一座城市徹底封閉,我們以前只在電影里見過……
全球幾乎所有體育賽事停辦,印象中只有戰(zhàn)爭年代發(fā)生過……
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,我們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陌生,似乎經過了幾十年的大體和平和經濟發(fā)展,人類又來到一個十字路口。
今天,又發(fā)生了一件歷史性事件:紐約原油期貨的價格忽然暴跌,歷史性地擊穿了零元,收報-37.63美元,跌幅超過300%!
對于”原油價格為負”這件事,很多朋友都表示有點大惑不解,畢竟我們國內95號汽油價格還是¥5.99,你說油比水便宜就算了,買油還要倒貼錢,這個無論如何有點理解不了。
當然,我也相信不會有朋友傻到去加油的時候找油站要錢,但去加油的時候可能難免有點”油價怎么還不降價?”的想法了。
為了打消大家不切實際的幻想,我今天給大家來講講這個”油價破零”究竟是什么狀況。
首先,大家要搞清楚,紐約原油期貨價格,和我們去加油站加油的油價,并不是一回事。兩者有聯系,但并不是完全的因果關系。
所謂原油期貨,本質上就是對原油價格未來的預期。這個道理和股票是一樣的,股票也是對企業(yè)未來的預期,只是原油這種大宗商品掌握在很多國家的手里,不像一家公司可以按股權計算而已。
而這一次暴跌的紐約原油期貨,是4月21號到期的5月原油期貨。也就是說大家一起來玩”我猜我猜我猜猜猜”的游戲,看看5月份的油價會是多少。結果大家最后都覺得5月份的原油一分錢都不值,而且還要倒貼錢才有人要。
那么為什么大家對于5月份原油價格這么悲觀呢?當然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了。
受疫情影響,全世界人民都不怎么出門了,那誰的車還要加油?工廠都不開工了,誰還需要石油?然后中東和俄羅斯的油井、美國的頁巖氣還在不停地生產,多出來的石油怎么辦?
要知道石油開采出來以后,不管是運輸還是儲存都是需要成本的,現在石油供過于求,能存放的地方都放滿了。所以對于石油生產者來說,誰愿意來拿我的油,我倒貼錢給你都行,不然我可沒地方放了。
石油可不是牛奶,賣不出去還可以倒掉。石油你往哪兒倒?
所以原油期貨的價格只好變成負數了。就像銀行的負利率,你存錢要交保管費一樣,大家都預期下個月買石油是虧本生意,你產出越多就虧得越大。
這件事其實在不經意間打破了很多人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成見。例如認為美元是跟石油掛鉤的,又或者美國干涉中東是為了控制那里的石油……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石油固然是巨大的利益,但把國家的行為和世界金融秩序簡單地理解為”石油美元”,無非是理解能力不足而已。
好了,講了這么多,那么這件事跟我們老百姓有關系嗎?
從宏觀的、長遠的、深層次的角度來看,是有關系的。畢竟世界經濟和中國息息相關,原油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,無論如何都會對我們經濟民生有所影響。中國是石油進口國,大方向來說石油價格下跌,對中國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利好,但肯定抵消不了疫情帶來的影響。
但如果從微觀的、親身體驗的層次來看,則恐怕關系不大——除非你加杠桿買多了原油期貨。畢竟中國的油價有所謂”地板價”,原油期貨再怎么跌,咱們去加油也是這個價了。而由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傳導的商品價格下降,恐怕比不上這段時間大家荷包縮水的速度。
經濟很糟糕,所以原油價格下跌,而不是因為原油價格下跌,經濟才很糟糕。如果世界繼續(xù)停擺,油價跌不跌,經濟一樣糟糕。
所以大家看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很淡定,對記者說既然這么便宜,我們增加點石油儲備唄,這是期貨嘛,跟利率差不多,讓市場調節(jié)好了。他很明白,如果世界經濟不重新啟動,光盯著油價一點用也沒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