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文明路步行街上,每隔幾步,就能看到一家奶茶店:Hitea茶室、一點點、咕嚕咕?!?,店鋪門口是排著隊的年輕人。同一條街上,涼茶老店黃振龍、百草堂卻門可羅雀,店員在無聊地劃著手機。
這就像涼茶在當(dāng)代廣州生存境況的一個縮影。
涼茶,這種帶有鮮明老廣特色的“飲料”似乎正在被年輕人遺忘和拋棄,涼茶鋪在這個“奶茶橫行”的城市里也似乎顯得不合時宜。
未來,涼茶真的會“涼涼”嗎?
你有多久沒喝過涼茶了?
廣州是一座濕熱的城市,注重養(yǎng)生也是老廣一大特點。在老廣的食療圖譜中,涼茶的位置可能僅次于煲湯,雖不至于每天都喝,但也一定是家中常備。
哪個老廣的家中沒有充滿過“祛濕茶”中草藥的香味?幾個小時候不曾被強迫或“誘騙”喝上幾杯苦倒舌根的瘢痧?
?
街頭的涼茶鋪更是堪稱民間中醫(yī)藥房般的神奇存在。從感冒、咳嗽,到腰酸牙痛,外至濕疹,內(nèi)到腎虛,都能找到對癥的涼茶,簡直無所不能。
舊式的涼茶鋪,不過三五平米,一個爐子,幾個盛滿了涼茶的水壺,一堆空水瓶,一瓶售價不超過10塊錢,靠著街坊們時常的光顧,就能成為一門營生。
然而斗轉(zhuǎn)星移,即使土生土長的廣州年輕人中最愛養(yǎng)生的那一批,也不再把涼茶當(dāng)做一種必需品了。
他們嘴上常常提起的養(yǎng)生,只是在保溫杯里泡上枸杞。就算真的上火,也寧愿選擇口感較好的小柴胡或板藍根。至于感冒、咳嗽,也順理成章地選擇藥品。
雖然是兒時回憶,情懷滿滿,但涼茶的味道實在不討喜,功效也來得不牢靠。對習(xí)慣用奶茶的甜來沖淡生活的苦的年輕人來說,想不起來涼茶是很自然的。
更不用說,很多新廣州人根本沒有飲涼茶的傳統(tǒng)?!袄蠌V喝涼茶的都少了,更何況新廣?”
涼茶鋪凋零
雖然沒有準確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但每過一段時間總能在朋友圈看到類似“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附近經(jīng)營了幾十年的涼茶鋪不知什么啥時候就消失了”的消息。
涼茶的數(shù)量在減少,是不少廣州人能切身感受到的確切無疑的事實。
前幾天,我和一家黎雪珍涼茶鋪的阿姨聊天時,她說:“我們有三十多家分店”。看一眼印刷在袋子上的分店地址,卻只有十幾家。
在2006年,被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時,曾有興盛之狀。黎泉、黃振龍、鄧老涼茶等涼茶鋪從廣州開至佛山,平安堂在高峰時期開至200多家分店。但如今都不復(fù)往日盛況。
廣州目前的涼茶鋪,主要集中在老城區(qū)。德政中路的黃氏祖?zhèn)靼倥瘺霾?、茗山草藥涼茶,萬松園內(nèi)的曾氏涼茶、平安堂,同福西路林氏涼茶;十甫路的黎雪珍……其中有都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店,名聲在外,但大多是在艱難維生,保不準哪天就會突然消失。
除了老城區(qū)外,在一些居民以新廣人為主的區(qū)域,能看到的涼茶店鋪本來就不多,現(xiàn)在就更少。只能在一些藥店門口看到擺著一些用暖水瓶裝起來的涼茶,作為給顧客的福利。
路在何方?
不是沒有涼茶品牌想過轉(zhuǎn)型。
涼茶老品牌黃振龍從上世紀末就開始就把家庭式經(jīng)營模式改變?yōu)榻y(tǒng)一研發(fā)、生產(chǎn)、配送的連鎖式經(jīng)營模式。推出更多口味的罐裝產(chǎn)品。2014年,黃振龍更是開設(shè)“黃振龍super便利店”,把涼茶鋪與便利店合二為一。
但與加多寶、王老吉相比,黃振龍灌裝產(chǎn)品始終沒有打響品牌。黃振龍便利店,相比店面數(shù)量更多、經(jīng)營更成熟的全家、7-eleven、美宜佳,也沒有什么競爭優(yōu)勢。在開出幾家分店嘗試之后,黃振龍的便利店轉(zhuǎn)型也無果而終。
更多的涼茶鋪只是靠著做熟客生意,過一天是一天。
最近廣州像火爐,我也上火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經(jīng)好久沒去過涼茶鋪了。
問身邊的廣州朋友:“涼茶會唔會消失?”他毫不猶豫地說:“點會啊?從小飲到大?!?span style="letter-spacing: 0.3px;">追問:“上一次飲是幾時嘅事了?”他自己想不來是哪年哪月了。
情懷會說謊,身體很誠實。
有家媒體說:“如果有一天涼茶消失了,那是我們每個人的錯?!?/p>
只是不愛而已,哪有什么對錯。
互動話題
還有哪些廣府特色飲食或文化在式微?
? THE END
撰文 | 小太陽
長按識別二維碼,關(guān)注公眾號識廣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