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廣東人,我每天吃飯都必須要打開劇集、綜藝來“送飯”。

最近,我突發(fā)奇想重溫一下小時候的經典《都市笑口組》,網上一搜才發(fā)現《笑口組》原來還在連載。

打開最新一集,看到跟原來一模一樣的片頭,仿佛穿越回小時候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還是三毫紙?zhí)匦П尘?、簡易的服裝道具,還是幾條友扮鬼扮馬,演個七八分鐘的生活小品,時不時拋出一些笑點包袱(雖然未必很好笑)……

除了出現了一些我不認識的新面孔,其他一切依舊是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似乎十幾年如一日沒變過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現在想要看某部節(jié)目或者電視劇,已經不需要再守在電視機前面,鼠標點幾下,就能找到高清資源,隨便跳到哪一集哪一部分都可以,也不用忍受中間插播的廣告。?

已經記不清,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不怎么打開家里電視,很少在電視上完完整整看完一個節(jié)目了。

各位自己友,你們又有多久沒看過電視?

曾經,電視“送飯”的時光

還記得,以前飯桌時光,都是被電視機承包的。

小時候放學回家做完作業(yè),到了18:40肯定打開電視機,等新聞播完了,就可以看《都市笑口組》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看完劉漢、富貴、金桔鬼馬表演之后,就直接等看《城事特搜》,有時候覺得廣告太長,還會轉臺去隔壁頻道,先看一下《開心吧》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《城事特搜》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《開心吧》

而每逢周末的晚上,都要打開珠江臺看兩集《外來媳婦本地郎》,看一下康家四兄弟有什么“新搞作”,被嬌姐的“冇有使驚哦”逗得哈哈大笑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《外來媳婦本地郎》

而如果要說我童年最喜歡的本土電視劇,就是我心目中的廣州版《皆大歡喜》——《乘龍怪婿》(第一部最好看,不接受反駁!)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有得鎮(zhèn),武得訓,尚下九,西門口……角色名的諧音梗就非常幽默“抵死”,里面還有穿插無厘頭爛gag,惡搞當年的時事熱詞,現在看難免覺得是一些陳年老梗,以前是一集集認認真真看完,重播也覺得百看不厭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余樂天有寵物小強,賈發(fā)就有棵盆栽“小翠”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賈發(fā)扮蜘蛛俠

小時候,我們會對南方衛(wèi)視、珠江臺、廣州臺的節(jié)目表倒背如流,知道哪個時間段播什么節(jié)目,什么時候應該打開電視機,就連插播廣告的時間點都能推測出來。

到現在,我只有在會陪家長的時候,才會偶爾看一下電視,突然發(fā)現《城事特搜》早已換了演播廳布置;《外來媳婦本地郎》怎樣都播不完,都說到天庥要談婚論嫁;《乘龍怪婿》也沒有再重播,只有播到十幾季《七十二家房客》不斷循環(huán)播放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現在,機頂盒失寵的年代

曾幾何時,廣州的電視節(jié)目是引領過國內潮流。

80年代,這里誕生了領先國內其他綜藝、收視率達95%的《萬紫千紅》;又有一播出就空大半座城市的情景劇《萬花筒》,兩者都開創(chuàng)了國內先河;國內首部以公關行業(yè)為題材的都市生活劇《公關小姐》……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《公關小姐》

一晃幾十年過去了,談及廣東,大家都第一反應是經濟大省,但說到廣東人的電視劇和綜藝節(jié)目,總是不紅不綠,有些還面臨收視疲勞的挑戰(zhàn)。

為什么現在的我們反而難以找到一部風靡一時的電視作品?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▲曾經引發(fā)“萬花筒效應”的本土電視劇《萬花筒》

其中有大環(huán)境原因:移動網絡的普及發(fā)展、創(chuàng)作人才流失、電視行業(yè)不景氣、藝術環(huán)境的急功近利、粵語傳播力減弱等。

也有自身因素,廣州電視成功太早,同時被定了基調,正所謂,成也“生活化”,敗也“生活化”。

無論《萬花筒》、《外來媳婦本地郎》、《沙煲兄弟》、《七十二家房客》、《公關小姐》,廣州的電視節(jié)目擅長將人物故事生活化、百姓化,講述平凡又帶點俗氣的草根生活,令人覺得故事發(fā)生自己身邊,角色就像是身邊的某個朋友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國內不少電視臺都崛起,大家都在談IP、追逐流量、拼制作,但廣州的本土電視反而“與世隔絕”。

無論何時何地打開電視,你看到的節(jié)目依舊是同樣的演員班底,相似的棚景布置,簡(lao)樸(tu)的服裝道具,講的依舊平常廣州人雞毛蒜皮的日常小事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節(jié)目不變,但觀眾總是會長大的。

特別是現在的觀眾選擇不再是單一,觀眾看過制作精良的美劇英劇日劇,曾經覺得再好看的本土劇都會相形見絀,所以橋舊”真的未必有人受。

就如曾經雄霸一時的TVB,也要適應時代發(fā)展而作出改變,拍合拍劇,用新編劇新演員,我們也期待未來某一天,廣州本土電視劇和節(jié)目能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東西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你上一次看電視是什么時候?

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“為什么年齡越大看外來媳婦本地郎越覺得心酸?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網友公子曉卉的回答說中了我的心聲:

外來媳婦本地郎》雖然是個電視劇,但它像真實的人生一樣,陪伴了很多人度過了十多年的時間,不是像《還珠格格》一樣重復播放十多年,是真真切切不間斷演了十多年。

?

這十多年康家的故事,已經不像電視劇了,像我們真實的老友街坊,我們看著它發(fā)生了實實在在不可逆的變化,天庥長大了,他再也不會是那個小肥仔,二叔去世了,他再也不可能回來,阿嬋還是嘮嘮叨叨,但你清楚看到她真的老了……

這些一切,就是時間和歲月,真實留下的痕跡,不會再重來,所以當你感覺到這些變化的時候會難過,是因為感受到了時過境遷,我們終將老去的無奈。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也許你已經記不清上一次打開電視是什么時候,也不記得自己從什么時候沒再追本土電視劇,但它們早已成為一種集體標志、一種共同回憶,深深刻在我們每個人的腦海里。

逝去的時光,離開的人,已不復返,但童年的回憶永遠無法替代。

各位自己友,

你追過什么本土粵語節(jié)目?

你最喜歡的本土連續(xù)劇又有哪些?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

廣州人,你從幾時開始拒絕電視撈飯?